37.假清高 我舅舅最厉害!(1 / 2)

家中有喜 元月月半 5781 字 3个月前

沈伊人犹如醍醐灌顶, 一脸懊恼“我们居然一直以为他,他是个书呆子。”

沈二郎看喜儿,眼神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

喜儿“梁秀才有读书人的清高, 但不多。”

沈二郎“假清高。清高之人不愿同流合污, 不吃嗟来之食。梁秀才的清高是做给别人看的。不需要他出面,由他母亲的手递给他的财物, 他来者不拒。需要他亲自面对, 他才会表现的像被羞辱了一样。”

小薇感到很割裂,舅舅口中的梁秀才仿佛不是她前夫“那他和茉莉又怎么解释”

沈二郎朝西边看去“我猜,他是这么对钟茉莉解释的, 变蛋方子弄到手, 他去长安参加科举的时候顺便帮他们卖给长安的商人。”

钟子孟把外面打扫干净,拿着扫帚等物进来“别想那么多。梁秀才没什么钱, 老二又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子, 两家有的闹呢。喜儿,明儿跟我上山砍竹子跟村里人换干竹子修棚, 不能一直搁外面做。”

喜儿点头“姐夫,朝南的三间留着做变蛋, 朝西的两间留着晾柿子。”

钟子孟想想那些柿子看起来多,但柿树小, 三棵柿树没有门外一棵结果多“总共才多少柿子啊。”

“我的柿子不卖,留咱们自己吃。”喜儿担心地里石头多种不活, 没少偷偷浇空间水。神水滋养长大的果子卖少了她心疼,卖贵了没人买, 不如留着自己吃。

她不好三天两头回娘家,不如给他们一些晒干的大枣给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侄子侄女补身体。

沈伊人点头“不卖。咱家也不差这点钱。再说了,家家户户都有枣树柿树, 卖给谁啊。”

钟子孟对喜儿道“你的果树你做主。”

喜儿冲有为招招手“走”

“等一下”舅母一个眼神有为就知道她想干嘛。

小薇手巧,三伏天屋里闷热,她在外面树荫下乘凉就编许多小篮子小筐子。有为跑去东屋找到一个父亲两个手掌那么大的竹编小篮,到舅母跟前拉住她的手,一蹦一跳往外走。

小薇嗤一声“有能耐鬼哭狼嚎,有能耐别用我的篮子啊。”

沈二郎不禁想笑“他才六岁。”

钟子孟无奈地说“算起来下个月才满五周岁。不懂事的小孩,不叫你哄叫你抱已经很好了,你惹他干嘛”

“我就见不得他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儿。”小薇出去。

沈伊人叫她和面。小薇回来嘀咕“金宝也不像他这样。”

钟子孟把扫帚放厨房门里面“你有多久没见金宝了”

这话让沈伊人想到钟金宝一直没有回来过。沈伊人朝西看去“天不热了,还不去把人接回来吗再耽搁几天就割豆子了。”

钟老二两口子要给儿媳妇立规矩不去接人,曹氏想曾孙钟金宝是她一点点带大的。

今儿赚了钱,钟老二夫妻俩舍得做顿晚饭加了鸡蛋的面汤。曹氏坐在厨房门外矮凳上,一边喝面汤一边问,黄豆过几天可以割了,家里这几个人能在下雨前割完吗。

钟老二惦记着老三许给他的钱,老二妻子觉着无油无盐的白面汤也挺好喝,以至于都没听出她话里有话。

钟老二的小闺女接道“要是大哥大嫂在家就好了。”

曹氏看似很自然地问儿媳妇,要不要去金宝外祖母家看看什么情况。

邹氏赚到钱心情好,难得没呛婆婆,答应她抽空过去看看。

翌日一早,喜儿大哥领着孩子过来正好遇到钟家吃饭,他下意识抬头看天色“吃这么早”

喜儿怀疑他故意的,没好气地说“不知道我们家一天三顿啊”

沈伊人瞪一眼他“小薇,给弟弟盛半碗粥。二郎得吃点东西,不然身体受不了。”

喜儿大哥只是没脑子,不是为了蹭钟家这口饭。可他来得巧,无论怎么解释都很牵强。喜儿大哥拍拍儿子的小脑袋,教他说声谢谢。

沈二郎听到小孩的乳名直皱眉,盖因村里十个男孩有八个叫铁柱。回头他一喊“铁柱”得站起来一排“就叫郑铁柱啊”

钟子孟瞪小舅子“哪能叫这名。”

喜儿“我爹说贱名好养活。”

喜儿大哥跟着点头。喜儿无语,没夸你。

沈伊人见他这么实在顿时想笑“铁头的儿子叫铁柱,外人一听就知道你们是两父子。”

郑家长子郑铁头跟遇到知音似的连连点头。

沈二郎喝掉最后一口米汤,叹着气把碗递给外甥女“有为的那些小伙伴名字带铁的至少有十个。”

铁头诧异“这么多回头怎么分得清谁是谁啊”

喜儿“所以问你是不是就叫郑铁柱。”

铁头觉着妹夫学问好懂得多,犹豫片刻,赧然道“你看咱家也没有读书人,不会起名,要不你给他起一个”

“没有读书人”沈二郎沉吟道“文启呢诗书文章的文,承前启后的启。郑文启”

铁头不懂,但怎么念都比铁柱好听“就叫郑文启。”随即对儿子说,“小姑父喊郑文启就是喊你。”

“我叫铁柱。”鼻涕邋遢的小孩言外之意,父亲说错了。

铁头板起脸“在学堂你叫郑文启,到家你是铁柱。”

有何不同吗小孩很是不懂。

小有为把碗递给姐姐。小薇想打弟弟,他离厨房最近还把碗塞她手里。有为朝小铁柱跑去“我叫钟有为。”

铁柱一脸“我又不傻,还不知道你叫钟有为”的样子打量他,难道跟小姑姑在一起呆久了变傻了“你以前不叫钟有为吗”

小机灵鬼被问住了“爹,我以前叫什么”

“你以前叫小薇的弟弟。”

有为不敢信“我没有自己的名啊铁柱也行啊”

小薇出生后沈伊人的肚子一直没动静,钟子孟以为这辈子就这一个闺女。有为来得突然,好几个月大了钟子孟还跟做梦一样。那会子也有不少人说贱名好养活。钟子孟老来得子,村正就叫他给儿子起个猫蛋狗蛋或者猪羊之类的名。钟子孟不乐意,他的好大儿哪能跟牲畜同名,索性不起了,就叫弟弟。

三年前,钟子孟去长安探望小舅子,沈二郎给外甥准备个长命锁,问姐夫外甥叫什么,他随手把名刻上去,临时依着小薇的名起个“有为”。

钟子孟“谁说你没有钟有为不是你”

“铁柱有两个啊。我只有一个。”

小薇“我也只有一个。”

沈二郎该去学堂了,喜儿跟着表示她也只有一个名,劝有为拿书包,跟他舅去学堂。有为挎着小包出来“舅,你几个名”

沈二郎两个名。

当年姐弟二人走投无路自卖为奴,沈伊人被钟家买去,二郎年幼,看起来瘦弱,很多人家担心养不大,久久无人问津。钟子孟要留下沈二郎,曹氏百般不愿,沈伊人只能日日送弟弟去奴隶市场。幸好有个小公子不嫌弃把二郎带走。不巧的是那位公子家人也喊其“二郎”。

沈二郎不能叫小主人改名。那位小公子就给二郎起个名。再后来钟子孟和沈伊人搬到此地,二郎在京师没了亲人,对方就叫二郎随他姓李。

沈二郎说出那个名,哪怕县令没去过长安也有可能听说过“一个”

有为忙问“二郎吗”

沈二郎点头。

有为可高兴了,舅舅、舅母以及姐姐跟他一样只有一个名,但都没有他的名好听,有为有为,必有作为舅母说的

沈二郎见他蹦蹦跳跳往外跑,不禁提醒“带上铁柱,你俩坐一起。”

“舅舅错了,铁柱叫文启。”

沈二郎好生无语,我给他起的我不知道吗。

铁柱他爹把一直拎在手里的布口袋递给钟子孟。钟子孟本能接过来,打开一看是今年新打的稻谷“你这”

喜儿“这什么呀二郎身体那么弱,每次回来都得歇一炷香,要他三斤稻谷我还觉着少了呢。”

郑铁头不禁问“你还知道自己姓什么吗”

“姓郑。以后家里没米了,我带二郎回去你养吗”

郑家过得紧巴巴的,铁柱他爹不敢替父母弟弟答应。喜儿白了他一眼“姐夫,我们是一家的。”

钟子孟倍感欣慰“是是是。就放外面,上午收拾一下,留着明儿煮粥。”

“我爹的米没有咱家的好吃。”喜儿递给小薇,叫她送有为房中郑家的粮食都在有为屋里。

小薇刚把舅舅和弟弟的碗筷送进去“我没空。”转身回厨房,“我得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