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我约会吗请补订章节作为礼物送给我吧 郎中比官差来得快, 看过甄柔娘的伤势后,对李假母说“甄娘子伤势不太重,只是脸上的伤不好处理, 痊愈后也会留疤。”
李假母听完当即就蹬蹬退后两步要晕,一旁壮丁见状立刻上前扶住她, 又被她嫌弃地甩开。
她瞪着床上昏迷的甄柔娘,像看一个垃圾。
李假母不傻, 一想就想明白今晚的匪徒分明是冲着甄柔娘来的,找上她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否则来杀他的黑衣人根本不用弄出那么大动静把人都引来她这里。
究竟是谁要杀甄柔娘她得罪了谁是否与要给她赎身的恩客有关
还有, 阁里那么多人可以用来转移注意, 黑衣人为什么选了她她住得与甄柔娘并不算远,一有动静能很快赶到的
“丁郎中,你尽力救吧,柔娘手里有的是银子, 不会吝啬你的出诊费的。”李假母气不过地说。
“李大娘说笑了, 医者仁心, 在下会尽力救治甄娘子的。”郎中尴尬笑说。
李假母正气着呢,也懒得与郎中多说, 安排好阁里的事, 让人等着官差上门, 就自己先去休息了。
躺在床上她也睡不着,想到今天因为甄柔娘受了无妄之灾就生气,想到甄柔娘毁了脸从此怕是不能接客就更气。
早知道就让甄柔娘赎了身算了,一千两就一千两,总比现在砸手里要好哇
还有那甄柔娘究竟得罪了谁,还这么毁她, 还把她也带上了。
难道自己是无意间发现了什么那会不会被灭口啊
李假母越想越害怕,更睡不着了,叫来几个壮丁把她房里的窗户都封死了。之前那个黑衣人就是从窗户进来的,快封快封,通通封死。
翌日,泉香阁里的伤人案就在杀猪巷这一带传得沸沸扬扬。
有说情杀的,有说仇杀的,有说见色起意,有说恩客的正妻报复,还有说是分赃不均的。
总之如今生意惨淡,名妓娘子们都闲都要长霉了,只能聊天磕牙打发漫漫长日,一个个都说得有鼻子有眼,就好想她们当时就躲在甄柔娘的床底看了全程一样。
但一个娼妓伤了脸对京兆府来说只是一个小案子,他们更烦闹的是京城中的那些士林文人们。
打从朝廷出动殿前司禁军抓了在登闻检院闹事的几个为首的年轻学子,整个京城的士林文人都哗然了。
沈元帅是否有罪先不提,朝廷竟然如此对待击鼓鸣冤的学子,这让他们不能忍。
太祖太宗立登闻鼓是为什么,是为了“通下情、达冤抑”,如今鸣冤者被投诏狱,好几个还是太学学生,朝廷此举何止不妥,简直就是就是
疯了。
自古文人多傲骨,朝廷如此对待年轻学子们,焉知不会有一日也如此对待他们士林。
小声说一句,沈震元帅为朝廷出生入死,最后还不是那什么。
京城的士林文人闹起来,朝中还有不少官员上疏讽谏,官家龙颜大怒直接问罪京兆府,京兆府上上下下大小官吏全部头大。
这个时候,京兆府哪有空管一个娼妓被伤的小案子。
计相府邸,幽静轩。
王妡坐在窗下,手中翻着前朝的史书,不是集贤院编纂的前朝史书,而是十五年前因为反对刚登基的梁帝为彰显孝道给大行皇帝的陵寝大兴土木而被罢官的判御史台事著的。
那位诤臣退而著书,花了十几年修成前朝史却没有刻版出书,仅仅几部送人,王妡的祖父就是获赠人之一。
王妡在祖父的书房里瞧见这套书,很感兴趣问祖父借来了。
与集贤院的前朝史倾向不同,这套书记录的前朝史料在王妡看来更客观一些,对前朝的仁政持赞扬态度、暴政持批判态度,但没有太多编者的个人情绪,更多是从国情民生等角度看待。
“君有诤臣不亡国。可惜”王妡把书卷合上,看久了书眼睛累,出门活动活动腿脚。
刚一出幽静轩,看见前头凉亭里吃茶玩乐的几个堂妹,王妡犹豫了一下,是上前去假装姊妹情深还是当做没看到
临猗王氏出事后,这几个堂妹的夫家立刻撇清关系,听说她们在夫家的日子极为艰难,三妹妹王妘还被夫家以失德为由送去了城外庵堂。
想到这些,王妡虽然对几个堂妹不太待见尤其是王婵但还是对她们有几分怜惜。
这么一思忖,王妡就觉得过去和她们打声招呼好了。
哪知她脚才抬,已经看到她的四人忽然大声笑闹,在凉亭里你追我打,一个个假装没看见王妡。
王妡“”
行吧,你们开心就好,本来也不是很想过去。
于是王妡脚步一转,打算去奇玉楼走一走,这时紫草从外头快步走来,走到王妡跟前附耳说了几句话。
凉亭里笑闹的几人见她们说悄悄话,又好奇心大起,二姑娘王婵喊“大姐姐这是准备去哪儿呢怎么不过来同咱们姊妹几个一同玩耍”
三姑娘王妘说“大姐姐要做太子妃了,自然忙得很,哪有空同咱们姊妹玩耍。”
王婵恍然大悟道“你不说我都忘了,大姐姐忙着要做太子妃呢,难怪都不理我们。”
两人一唱一和,四姑娘低头不敢说话,五姑娘就呵呵呵傻笑。
王妡很无语,觉得适才怜惜她们的自己才是真的需要被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