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看。”胡泉有些狐疑,指了指上头的东西,“都是些名贵的东西,还列了这么长的单子,东西现在堆在外院,小山似的。”他不认识这个周府,所以有些拿不准是收还不收。
幼清扫了一眼,就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了府邸的大印,顿时挑了眉头,和胡泉笑道:“收了吧。”又道,“只送礼没来人?”
“说当家的夫人后天才能到京城,怕错过了时间,所以先将礼送来了。”胡泉收了礼单,有些不确定的道,“夫人,这个周府是不是扬州的那个周府?”
京城自然也有姓周的,但胡泉觉得不是。
“嗯。”幼清颔首,“先将礼收了,等他们人到了再说。”
胡泉顿时觉得这礼收的理所应当,周家虽要出个皇后了,可到底根基薄弱,要想在京中立足,在后宫立足,他们宋府得是他们第一个要联络攀附的。
“小人知道了。”胡泉收了礼单,哼着小曲儿走了。
幼清想到扬州周府,想到那位周小姐,挑了挑眉……
看来周家也知道自己的形势,不甘心做提线木偶啊,若不然也不会才定下来就着急打点,就是不知道能在太后手中过几招。
幼清没再想这些,又被人请走,来回忙了一个上午,中午的时候将两个孩子抱去了花厅,宋策穿着红彤彤的短卦,小脸热的红扑扑的一双眼睛新奇的看着桌子上摆着的东西,宋锦绣则安静动了,坐在桌子上盯着幼清看。
“一点也不怯场。”郭老夫人笑着道,“将来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啊。”这么多人看着,就是大人也要怯一怯,可宋策和宋锦绣一个好奇一个文静,是一分害怕都没有。
大家哄着两个孩子抓东西,宋策动作很快,一转身揪了身后的一把弓握在手里,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就看到围观的人一阵笑着拍手,似乎对他的举动很欢喜,宋策的道了鼓励,将小弓圈在怀里,笑呵呵的看着幼清。
宋锦绣则抓了朵绢花,其实,她不管抓什么也大多离不开这些闺中东西……姑娘抓周肯定不能如男子那般放把匕首放张弓,能搁一本书已是难得开明的人家了。
中午花厅开了八桌的酒席,吃过饭又听了一下午的戏,直到日落客人才陆陆续续的散场。
幼清捶着腰倒在炕头上叹气,蔡妈妈轻手轻脚的进来,在幼清耳边道:“夫人,端姑姑来了!”
“端姑姑?”幼清翻身坐起来,她还是过年时去宫里拜年见过太后,当日很多外命妇,她并没有和太后说什么话,今儿太后也送了礼来,她没有想到端姑姑这个时候却又来了,“请她进来。”
蔡妈妈应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