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 (1)(2 / 2)

玉玺记 石头与水 8100 字 3个月前

魏大将军愧道,“先时贪墨之事,虽则事件不在,却是让百十多兵士受了这些年的委屈,臣想必要择一位可靠稳妥的百户人选,一时还没斟酌好人选。”

“你看纪然如何?”

魏大将军连忙道,“老臣看纪小将英姿勃发,很好。”

“就让纪然过去吧。你多看顾着些,他年纪小,别叫人欺负了去。”穆宣帝道。

“陛下放心,纪小将这样的少年英才,老臣喜欢还喜欢不过来,焉能让人欺负了他去。”魏大将军笑呵呵地说,“臣时常羡慕林将军那里有小江将军那样的俊才,如今臣总算不必羡慕林将军了。”

纪然灵动非常,已是向魏大将军行礼,恭敬中又带着亲近,“属下见过大将军。”

“不用这样多礼,你家世代将门,可不要外道。”魏大将军亲自扶起纪然,见他容貌出众,英气勃勃,也的确喜欢,脸上笑意更深了些。

穆安之是想着必然有北疆消息,才急着过来。不意,过来后倒先听穆宣帝说了通纪小将的事。穆安之就有些急,想打听一下老友的消息。

太子看出穆安之的焦急,一笑道,“北疆很安稳,裴县令与白大人都立了大功,三弟不必急。”

穆安之如何能不急,道,“太子一说,我更急了。大功哪儿这么容易立的,是不是遇到危险了?”说着就向穆宣帝望去。

这里诸位除了纪然都晓得穆安之与裴如玉不是寻常交情,穆宣帝道,“把陆侯的奏章给老三看看,看这急的,大冷天可别急出一脑门子的汗。”

内侍捧来奏章递给穆安之。

陆侯的奏章写的翔实细致,穆安之却是惊出一身的冷汗。原来白大人制出罕世强弓,却是叫大食人盯上,陆侯将计就计,待细作劫持了白大人,陆侯亲率卫队,跟随细作摸到叛军巢穴,非但救回白大人,还抓到了大食国四王子。穆安之对陆侯充满指责,“这可真是险之又险,陆侯也是,白大人这样不世出的天才,又是这样的弱女子,怎么能让白大人冒这样的风险!倘有个好歹,非但如玉没了媳妇,他去年刚得了儿子,这不是叫人家孩子没了娘吗?”

饶是魏大将军也听的眼睛不知该往哪儿放,心说,三殿下你这可真是没有半点公心啊。穆宣帝更是道,“行了行了,白大人非常平安,你就少说几句。这次能活抓大食王子,大功一件!白夫人受了惊吓,难得她这样的女中巾帼,还为朝廷制出了新弓,这一次,白大人居首功。”

穆宣帝道,“裴如玉也功劳不小。”

穆安之不领情,“如玉可是宁可自己上阵杀敌,也从不让女子涉险的,何况这还是他媳妇,真不知陆侯使了怎样的算计!”

“哦,原来是这样。多谢你告诉朕,那就没他的功劳了。”穆宣帝道。

“没就没,要是我,我也不让媳妇涉险来赚功劳的。”

穆宣帝当下脸色不大好,永安侯打个圆场,“三殿下,陛下刚刚才说,明年让裴县令与白大人回帝都陛见,你们是至交好友,介时可就能见面了。”

穆安之那喜气盈腮的模样就甭提了,穆宣帝好气又好笑,“看这模样,没有半点稳重。”

太子道,“不怪三弟这般喜形於色,这一转眼,如玉也到北疆三年了。一个小小月湾县,被他治理的有声有色,白大人也是当世奇才,他们夫妇真称得上才貌并举、天作之和。”

魏大将军也凑趣道,“裴状元的文章臣是不懂的,可白大人的连弩,真乃当世一绝。用於骑射伏击,简直是军中利器。陛下,介时白大人回帝都,您引荐给臣认识认识,这可真是太厉害了!”

永安侯打趣,“老魏你得把你这凶相收一收,白大人弱质女流,你这一亮相,别把人家吓着。”

魏大将军不服,“我娘时常夸我生的威武!”

逗的大家都笑起来。

穆安之自御前辞出,也没回刑部,索性直接去了慈恩宫。蓝太后也正要留李玉华用饭,见穆安之过来不禁笑道,“莫不是闻着香味儿来的,我跟你媳妇商量着,中午吃烤羊腿。”

“孙儿刚从陛下那里出来,瞧着时辰就来皇祖母这里了。”穆安之过去坐在蓝太后身侧,李玉华要起身给他倒茶,穆安之说,“别倒了,我不喝。过来我跟你说件大喜事!”

“什么事?”李玉华坐在蓝太后另一侧问。

“刚北疆那里来的捷报,这次陆侯在北疆活捉大食王子,白大人也立下大功,陛下说明年让如玉和白大人回朝陛见。”穆安之眉飞色舞的问,“是不是好消息?”

李玉华当下惊喜的不得了,连忙细问是怎么回事。

待穆安之把事情说完,李玉华直念佛,说,“幸而有惊无险啊,木香姐肯定得吓一跳。”然后,李玉华问了个很实在的事,“那这回木香姐还得升官儿吧?”

“当然能升了,陛下说白大人居首功。”穆安之打趣道,“你木香姐这官儿升的嗖嗖的,她现在就比如玉官职还高了。”“这你就不明白了。帝都人是很有些势利眼的,木香姐刚来帝都的时候,在太平居多吃两屉包子都有人笑话她吃的多,也不知这些人是多没见识。”李玉华道,“怪也怪裴状元生得忒好,名气也大,忒招女子喜欢,知道木香姐嫁给裴状元,她们可瞧不起木香姐了,等闲便要笑话她。仿佛她多配不上裴状元似的,这起子无知妇人,可懂什么?当初木香姐也不是很想嫁裴状元,是裴家老爷子,三四番的必要履行娃娃亲,还让裴状元打整的瑞气千条的跟木香姐见面,说句老实话,要不是裴状元实要生得好,木香姐真不一定会嫁他。”

李玉华得意起来,更是把她家木香姐大大的赞美了一番。

蓝太后听的直乐,“那明年白大人回帝都,我可得见见。”

“皇祖母您一定特别喜欢她。木香姐人很好的,心特别善,以前在老家,她就爱做吃的,也会做,烙的葱油饼能香半个村子,村里的小孩子最喜欢她了,闻到香味儿就过去,要是做的少,她就这个给半个,那个给半个,要是做的多,就一人给一个。我们还没什么钱的时候,东西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也叫孩子们吃,一丁点不小气。”李玉华说,“裴状元能娶我木香姐,也是有福的。”

穆安之笑望着李玉华认真夸人的脸颊,意有所指,“如玉的福气比起我,还是要略逊一些的。”

李玉华被穆安之的笑容笑的甜滋滋的,点头说,“那是一定的!”

☆、二零八章

裴如玉白木香夫妇回帝都述职的时间是明年, 不过,关於他二人的赏赐穆宣帝已派天使送了去。除去土地财物,穆宣帝很大方的给两人升了官。

对於穆安之而言, 他关心的只有裴如玉和白木香, 不过, 升官的不只他二人。原北疆唐知府升任北疆安抚使,裴如玉直接跳了一个品阶,升至正五品知府,白木香是首功, 她升官速度最快, 直接跟安抚使一个品阶,比裴如玉高四阶, 如今官居正三品。

穆安之把这喜事跟李玉华说了一回, 李玉华也为裴白二人欢喜。

接下来帝都都是喜事, 第一件是唐墨定亲, 虽则陆侯长女年纪略小,今年尚未及笄,但这是御赐亲事,凤阳长公主就想早些定下来。偏生去岁没有上上大吉的日子,一直等到今年。

李玉华也亲去贺了一回。

待唐墨定亲,便是凤阳长公主嫡长女与永安侯世子的成亲大礼,顶级的世家豪门联姻, 热闹体面自不必提, 何况唐李两家自来亲近, 千年前便有极深渊源不说, 。自慈恩宫、昭德宫、凤仪宫、东宫皆有赏赐,两家皇子府自然也不落於后, 尤其李玉华当年成亲,还是永安侯夫人做的全福人,李玉华平时有空还常和永安侯夫人相约去静心庵,她与凤阳长公主关系也好,这次真恨不能□□两头去吃喜酒。

不过,凤阳长公主是诸皇子嫡亲的姑妈,喜酒还是要去唐家去吃的。但,礼却是要备两份。

这两桩喜事后,接下来就是江的亲事。

江论出身较唐、李、陆三家皆逊色一些,但也系出名门,更因他父母皆不在逝,穆宣帝对他颇是照看,还特意赏赐了贺礼。

江的婶婶也特意早早从丈夫任上来到帝都,给江张罗亲事,江家在帝都的亲戚也多有帮衬。何家送亲的人早早到了帝都,今年何大人升任陕甘总督,这次何夫人动身带着儿子送了闺女过来,也是很看重亲事的意思。

何夫人还特意请了姚国公府的老夫人给闺女做梳头长辈。李玉华听闻这事,与穆安之说,“真看不出来,帝都豪门多,何家在豪门中并不算起眼,一出手就不凡,姚老夫人这样的寿数,等闲事她老人家都不出面的。”

“旁人家的事也罢了,何姑娘嫁的是江,姚家是一定会出面的。”穆安之道。

“我倒是听说他两家是旧家,可帝都这些权贵人家,十之八.九都是旧家,哪家祖上没些交情。”

“姚家、江家、何家不一样,他们三家是贫寒之交。”穆安之斜倚隐囊,不急不徐的喝了口梅子饮,“那得是百十年前了,三家还都只是寻常官宦之家,那时,何家出了一位奇人,就是人称何小仙的何夫人,何夫人嫁的是江文端公,江家便是自这位文端公发迹,何夫人擅占卜,据说是青城山唐神仙的传人,参星悟道,洞知天机。何夫人曾与姚家祖上有大恩,相传,第一代老国公娶亲时,天象不吉,便是何夫人为老国公破了异象,老国公平安的娶到了媳妇。相传老国公一生中曾有三次性命之险,第一次是被悍匪一箭破胸,正被一块玉珏挡住,玉碎人安。老国公又向何夫人要了一块玉,这一次是近侍毒杀,那近侍是老国公极为信任之人,端起碗都要喝,突然心头就不舒服,他一摸那玉,平白无故便碎了,老国公当时没喝那药汤,着人一试,果然有毒。听说,后来,何夫人又给了老国公一块玉,这一次突然玉碎,可老国公既未遇刺杀也未遇险事,老国公十分相信何夫人的道行,着手下细查,方知他们行军经过的一道山谷发生山石崩塌,倘是早经山谷,怕要遇到山险,倘是冲了,被山石挡路,就过不去了。”

“这是真的?”李玉华好奇的问,她於这些占卜之类,多是半信半疑。

“我是听皇祖母说的。反正姚家对江家的确是极好。”

“要是何夫人还在,倒是能请她卜一卜咱们什么时候能生小娃娃的事。”李玉华有些遗憾的说。

“这急什么,我相信凡事都有天意,如玉他们比咱们成亲还早,阿秀不也刚出生没多少日子。”穆安之对於子嗣之事并不执着,“再说,咱俩圆房才一年,该有的,必然会有。孩子都有各自出生的时辰,急也急不来得。”

“也是,我们村儿有个嫂子,三十岁前死活生不出前,三十岁后,一口气给夫家生了五个儿子。”李玉华问,“你说,我不会三十之后才生吧?”

穆安之慢悠悠地,“五十之后再生也无妨。”

“呸呸呸!少乌鸦嘴,谁五十还能生小娃娃呀!”

李玉华虽然很盼孩子,不过并不急,她与三哥一向恩爱,而且,三哥从没给过她压力。总之,穆安之这种很放松的状态,让一向有些急性子的李玉华也缓和了。

穆安之同李玉华说一句,“江成亲,陛下必有赏赐,咱家也备一份贺礼。不用太厚,也别薄了。你跟二嫂商量吧,咱们两家一样就成。”

江成亲很有面子,非但穆宣帝有赏赐,慈恩宫东宫亦都赏赐了东西,不过,这些赏赐都很符合江四品武将的身份,并不逾制。

杜长史非但给江师弟送了份重礼,而且,他还特意在穆安之这里请了假,做了江八位迎亲使之一。

杜长史那风骚,不,风流的相貌,叫许多夫人太太瞧在眼里,还有不少打听他呢。

不过,当天出风头的不只杜长史一人,纪然纪百户的风头半点不比杜长史差,纪然那唇红齿白一脸灵气的模样落在中老年太太奶奶眼里,登时比风流倜傥的杜长史更博好感啦。

无他,杜长史那相貌,好的让人觉着不踏实。纪然不一样,他相貌不比杜长史差,却是给人一种很乖巧很体贴的感觉。

尤其,江成亲未久,纪然就弄出个大事件。先时,玄甲卫不是出了贪墨军饷之事么,纪然任百户后,第一次军中发饷。

纪然亲自领回银子,亲手一份一份的发给下头兵士,告诉他们,“我在一日,我麾下将士,绝无克扣饷银之事!”

非但纪然如此,自魏家两位将军起,玄甲卫都改成这样发饷银。不再各俸银管领回去,让兵士自己去领,直接改成百户一级将领亲自发放,该多少就多少,一目了然!

魏大将军没忘在御前大大赞纪然一回,无他,这样当众发饷银的法子就是纪然想出来报给魏大将军,经魏大将军同意,玄甲卫全军施行。

因贪墨军饷给玄甲卫带来的不良风评,经此一事,大大改观。

纪然处事为人上的乖觉灵动,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穆安之道,“凭他这份乖觉,纪家这样的出身,先前竟只在陆侯军中任百户?”

杜长史扇着小茶扇煮水,嘴里道,“他是他爹的老来子,小时候就宝贝的不得了,记得纪将军可是个威武人,当年在陆侯父亲睿侯麾下就是难得猛将,至今继续追随陆侯在北疆驻兵,那样的铮铮铁汉,小时候一回纪然跌了个跤,纪将军心疼的虎目含泪。纪将军教子甚严,前头三个儿子都是摔打着长大,到纪然这里,听说生他之前,纪将军梦到天上落下一颗宝珠在他掌中,纪夫人生下纪然,果然如珠似宝。纪将军四个儿子,最疼的就是他,一向不肯让他涉险。一辈子的私心都用在这个小儿子身上了,原是想让纪然在陆侯那里露个头角,偏生陆侯治军严明,无战功不升迁。这不,纪将军又把他往御前送,这一送倒是送对了。”

一面说着纪家事,杜长史泡好茶,亲自奉予穆安之一盏,“要我说,纪然做武将可惜,他那钻营本领,在陆侯那里施展不开,在帝都才是如鱼得水恰逢其会。”

果真如杜长史所言,纪然很快成为与江比肩的新一代年轻将领,他年纪还比江略小两岁,尽管纪然不比江官高,但,纪然这种乖觉伶俐的性情比一向不苟言笑的江人缘儿更好也是真的。

而且,没几日,纪然还到了太后面前,无他,被俘获的大食王子被送到帝都,纪然因以往在北疆任职,奉命进宫给太后娘娘讲一讲大食风物。

他这个人选,还是魏老夫人推荐的,魏老夫人说的,“新到军中的百户,那孩子生得着实可人疼,说话也俐落。那天过府给我请安,说是北疆诸事,活灵活现。听说北疆就有许多大食人,他刚从北疆来,知道的定比帝都鸿胪寺这些官儿们清楚。”纪然那种极具好感的相貌,再加上他口齿伶俐,说话有趣,有时穿插着说上一两句自己的见解,蓝太后竟也看他不错,听他说一回西域之事,还赏了他一柄好刀。刀鞘缀满宝石,满满的皇家华而不实风格。纪然从此弃了军中常用的佩刀,改佩此剑,以示荣宠。

纪然如此招摇,直接招至上官冯千户不满。冯千户斥他道,“军中按军衔有相应佩刀,大将军在军中也只佩军刀,你什么身份,别仗着大将军宠你便不知东西南北!你是军中百户,不是外头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