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1)(2 / 2)

玉玺记 石头与水 8705 字 3个月前

“不是。我与林程将军比试的。”杜长史把与林程比武的事细致的与杜尚书说了一遍,“以往都说他是禁卫第一高手,我还以为多是托赖林大将军的威名旁人奉承,他果真是高手中的高手,莫让禁卫军,便是阖帝都比他武功更高的怕也是凤毛麟角。”

杜长史说着对着一畔烛台轻轻一挥手,一道掌风斩过,烛心一跳,带着火苗飘落烛台,小小火焰挣扎着跳动两下便无声无息的熄灭了。

一盏烛台熄灭,室内光线略暗了些。杜尚书的视线自烛台移开,长眉一挑,“这猪头脸倒是没白挨。”

“常听闻林将军对下属后辈多有提点,的确是大家气派。”杜长史一朝开悟,武功大有进境,心中欢喜非常。

杜尚书反问,“你是下属还是后辈?”

杜长史一愣,“总归不是仇人吧?”

“我与武将素无交情,想必你与他也无交情,若你武功只是寻常,他指点一二,你进益也有限。如今你一经突破,离圆满之境不远矣。这一步,许多人终其一生也迈不过。你仔细想想,他为何会助你?”

杜长史摩挲着还算光洁的下巴,郑重无比望着他大哥。杜尚书给他这目光闹的也格外郑重起来,就听杜长史一脸疑惑又认真的模样,“难道是因为本少爷俊美无双,林将军惊为天人!”

杜尚书手指抖了两抖,忍了又忍才没一巴掌抽死这祸害!

杜长史劝他大哥,“你管他是怎么想的,我又没求着他指教我,我原是想把他当磨刀石练一练。我反正不当这是人情,以后他若是让我还这人情,那得先叫我打还三记耳光再说。”

杜尚书感慨,“我实在多思多虑了。”就凭这混帐的偌厚脸皮,想占他便宜怕是难上加难。杜长尚语重心长,“你这么无耻,我就放心了。”

“喂!”杜长史不满,“这是做大哥说的话吗?要我跟你学学外头都是如何夸我赞我的吗?”

“多谢你,实是不用了。”杜尚书起身要走。

杜长史拉他袖子,“哥你给我带什么好吃的没?”

杜尚书看他,“你是立什么大功,我要给你带好吃的?”

杜长史一把甩开杜尚书的袖子,怒道,“就知道往我这儿安插奸细!过来看人不知道带些礼物吗?”

啥都没带,竟然空手来的!

世上竟然有这样的兄长!

杜尚书抬起手掌,“给你带两巴掌,要不要?”

杜长史心说,我现在大有进境,还不一定谁输谁赢!

杜尚书看穿他的心思,利眸一眯,问他,“要不,跟我比一比?”

“哪儿的话哪儿的话,看大哥,亏得你状元出身,一等的读书人,等闲便要打打杀杀,亏得你没当将军。”杜长史还是不敢招惹他大哥的,只得恭恭敬敬的把人送走,唤来挽月,“给我去太平楼叫席上等席面儿!再温一壶上等梨花白。”

挽月尽忠职守的把假条给杜长史看,重新在烛台上换根新蜡,一面道,“大爷刚刚吩咐,说您这脸伤的不轻,要少食荤腥,厨下烧饭,秋油都不许放。待您这脸大好,再放肆吃喝不冲。”杜长史气,问自小陪自己长大的小厮,“挽月,你是我的人,还是我大哥的人啊?”

挽月也很郁闷,“刚大爷走时说要把我爹派来,让我爹来带带我,说我当差不得力。”

杜长史大惊,“你一个细作还不成,还把你爹安排过来!”

挽月极力的说,“我心是向着公子的,公子不让我说的事,我可一件都没向大爷禀过。”

杜长史拍拍挽月的肩,“就知道你是好兄弟!”

挽月的父亲是杜尚书的心腹人,管着府里一摊事,挽月因与杜长史年纪相仿,少时便被选做玩伴,虽是应着小厮的名儿却是自小跟杜长史一道起卧,小时候做玩伴,待大些,杜长史念书,他也跟着念,杜长史习武,他也跟着习,只是他不及杜长史天资出众,有时跟不上进度,杜长史还要给他补习,理由便是:挽月太笨给他丢脸!

所以挽月还能捉笔给杜长史写个假条啥的,很得杜长史信重。

陈简回家也得了父母的一通关怀,因为自陈简入选驸马名单,唐墨没少给陈家通风报信。唐墨因与两位公主相熟,很看好陈简尚嘉悦公主。

陈家对这桩亲事也乐於接受,毕竟嘉悦公主性子温柔是众所周知的事。何况,朝中对於驸马外戚的任用素来不拘一格。

面对父母的打听,陈简简单道,“今天陛下考较,我文不及杜长史,武也不及杜长史。”

陈太太惊,“还有比我儿更出众之人?”

陈简:他娘这自信是跟唐墨那家伙学来的吗?

姚绪一脸喜气洋洋回家,姚家人还以为穆宣帝当庭赐婚了呢,姚太太笑着拉他到老太太跟前,“看这一脸的笑,可是有喜事要跟老太太报喜。”

姚老太太八十几岁高龄,一头银发,却是耳不聋眼不花,依旧精神矍铄,见重孙这般喜悦,也不禁笑,“这样高兴啊。”

“是啊!陛下说了,允我随意出入宫中藏书楼!”姚绪欢天喜地的说出大喜事。

姚太太还等着听下文哪,结果,姚绪说完这事便端了温水来喝,完全没有再开口的意思。姚太太问,“今天进宫这一天,都做什么了?”

姚绪道,“上午考文武下午考武功。”

姚太太继续问,“你考的如何?”

姚绪拿块玫瑰雪耳糕咬一口,“高手如云,文章以杜大人陈举人为佳,我和李二公子相仿。武功我排最末。”

姚太太有些担忧,姚老太太笑,“尽力就好。阿绪饿了吧,问一问厨下,若晚饭好了早些端上来。”

姚太太应是,下去安排不提。

待晚饭过后,姚太太不放心,还是亲自去小儿子屋里问了一回。姚绪晚上睡的早,母亲过来时,他刚刚沐浴毕,着单衣坐床边,见母亲过来,姚绪起身相迎。姚太太挽着他的手往屋里走,“莫着了风,晚上的风还是凉的。”

“这都暑天了。”姚绪对母亲的来意心知肚明,就等母亲问出来。

待姚太太说,“我几次进宫,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都十分亲近,这亲事,自要听凭天意,可若是能成,也是一桩美事。”

姚绪道,“倘是嘉祥公主,怕是不易。”

“这话怎么说?”

“中午陛下赐膳,嘉祥公主的视线在我们四人这里一掠而过,看杜大人陈举人的时间略长,我和李二公子这里只是一掠而过。杜大人喜歌舞,午膳陛下传了舞乐,杜大人颇是忘情,嘉祥公主还皱了皱眉,倒是多往陈举人那里多看两眼,但也仅止於此了。”

姚绪豁达的劝母亲,“亲事皆是天意,倘是我的,必是我的。倘非我的,不必强求。”

姚太太一笑,她有子五人,四个儿子都随丈夫在边关,就这一个小儿子在身边,这个儿子自来不喜习武,却是极体贴人的,如今儿子大了,姚太太自然操心儿子的亲事。按姚太太所想,小儿子大概不是沙场冲锋陷阵的人才。故宫中有尚主之意,姚太太倒很是欢喜,儿子尚主便有爵位,以后富贵平安一世,做娘的才能放心啊。

不过,事既不成,姚太太虽略有失望,倒也并不太显。毕竟,家门兴旺,纵不能尚公主,为幼子求娶一门好亲事也并非难事。

永安侯府的态度大致与姚公府相仿,尤其李二郎由文职调入武职,家里都为他高兴,永安侯府毕竟以武起家,家族中人对武职的青睐更胜文官。

四位驸马侯选人皆心态宁静,宫里穆宣帝却是有些哭笑不得。嘉祥公主一个都没看中,陆皇后不敢直言,只说嘉悦公主是长女,让嘉悦公主先选。

慧妃跟穆宣帝打听林程,慧妃柔声道,“那日我瞧着那位将军着实威武,倘人家已有妻室,陛下只当没听过妾身这话。倘将军未有亲事,我总觉着嘉祥似是心仪稳重的男子。”

穆宣帝道,“林卿倒是不错,朕也看他很好,依他的才干,尚主也使得。林大将军想他成亲都快想疯了,听说他年轻时曾有一心仪女子,只是那女子不幸过逝。林卿用情极深,从此便孤身一人直至现在。”

“倒真是个重情重义的男子。”慧妃有些犹豫,觑着穆宣帝的脸色道,“要不还是算了。”

穆宣帝摆摆手,“嘉悦一向柔顺懂事,林卿孤身一人,朕也时有不忍,倘这亲事能成,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亲事。”

穆宣帝没直接问林程,问的是林程他爹林大将军。

☆、一九三章

穆宣帝没直接跟林大将军说有令林程尚主之意, 穆宣帝只要透露出这么个意思就够了。

林大将军自然也不会打胸脯打包票说儿子尚主没问题,毕竟,林大将军若能让林程娶妻, 现在孙子早抱十个八个了。父子俩在这方面的争执由来已久, 明显林大将军还是输的一方, 但,尚主实在是盼都盼不来的荣耀,林大将军实不愿放弃这个机会。

林大将军一开口就被林程拒绝,林大将军干脆把事情交给长女, “有什么办法能劝一劝你大哥才好。”

梁太太亦觉机会难得, 不过,面临林大将军同样难题, 林程若是肯成亲, 也等不到现在。

梁太太道, “这事且不急, 不如我进宫跟姑妈先做打听,宫中两位公主,还不知是哪一位青眼大哥。待弄明白,再做打算不冲。”

“这话有理。”林大将军道,“这事你只管放开手,只要能让你大哥成亲,你就是咱们家的大功臣。”

梁太太一叹, “大哥一直未成亲, 说不得姻缘就在这儿。”

林大将军粗糙硬郎的面容浮现点点笑意, “只盼应了你这话!”

宫中二皇子生母林妃是林大将军嫡亲的妹妹, 梁太太嫡亲的姑妈,梁太太进宫不难。林妃宫因二皇子之事稍显冷落, 梁太太在家做了居士,林妃常叫她进宫请经,一则为开阔心胸,二也是想见见娘家人,说些话,也觉着心里舒畅些。

梁太太捧着林妃宫里新做的枇杷煎,说起这桩亲事,林妃道,“今次陛下去行宫避暑,我未能随驾,并不知此事。这是大好事啊,你父亲可应下了?”

“父亲盼大哥成亲都要盼魔怔的,焉能不愿?陛下略有口风,父亲就让我过来寻姑妈商量了。”梁太太道,“这次是两位公主一起选驸马,依姑妈看,是哪位公主看中了大哥?”

林妃想了想,“眼下说不准,我听闻陛下太后千挑万选的选了四位青年才俊,你大哥应不在驸马名单上,如何相中他了?”

梁太太将陛下宣林程考较四位青年才俊武功的事略说一遍,林妃眼中浮现一抹傲色,笑了笑,“这就难怪了,程儿的武功,想找个敌手却也不容易。”

不过,究竟是哪位公主相中林程,林妃也说不好,“嘉悦一向柔顺,不大可能会选名单以外的人。嘉祥任性些,她喜欢那种俊美绝伦又才华满腹的青年,程儿相貌固然出众,我听闻这次被陛下看中的杜大人陈公子都是一等一的俊美。”

说着,林妃的眉尖儿微微蹙了起来,“你父毕竟位在禁卫,不好与东宫太近。依大哥的谨慎,倘是嘉祥,必然当时就搪塞过去了,陛下也不会与咱家提。”

林妃眉头一松,看向梁太太,“那必是嘉悦无疑了。”

梁太太脸上一喜,“我回帝都未久,也听闻过嘉悦公主温柔贤惠的名声。若是嘉悦公主下嫁大哥,实是咱们林家之福。”

“何尝不是如此。”林妃也笑起来。

论身份,自然是嘉祥公主更为尊贵,只是林家根基在禁卫军,不宜与东宫相近。嘉悦公主却是个极好人选,慧妃母族不显,膝下只此一女,换句话说,嘉悦公主与各方都没有太大牵扯,固不比嘉祥公主尊贵,却是实打实的陛下长女。

自是一桩极好亲事!

林妃有心相助娘家,只是奈何她受二皇子连累,都未能行宫随驾。林妃倒是给侄女指了条明路,“你去寻二郎媳妇,福姐儿一向得太后娘娘的喜欢。眼下便是太后娘娘寿辰,我给太后娘娘做了些针线,让她给太后娘娘送去,太后娘娘舍不得她,必然留她在行宫住下。”

林妃道,“福姐儿毕竟年轻,你与她一同去,她哪里不周全的,你也能提点一二。”

“二皇子妃事事周全,哪里还需我提点。”梁太太笑,“我在外也听闻过二皇子妃的贤孝之名。”

林妃笑着颌首,“我这个媳妇,的确是极好的。二郎身边,多亏有她服侍照顾。不过,她到底年轻,你也是做表姐的,不是外人。”

三皇子府。

李玉华消息灵通,远胜穆安之,更远胜不在行宫的林妃等人。

她把嘉悦公主相中林程的事告诉穆安之,穆安之都不能信,连着问两遍,“你真没听错?”

李玉华不高兴的问,“难道我耳朵有问题?是皇祖母亲口跟我说我,还说让我不要告诉旁人。我是破例才告诉你的,你可不许与别人说去。”

“这样的大喜事,怎么还不能跟旁人说了?”

“听皇祖母说,陛下只是跟林大将军透了这么个意思。毕竟林将军这样的年纪还未成亲,他又原不在驸马侯选名单里,咱家也得打听打听,所以皇祖母说我先保密。”李玉华得意的问穆安之,“我没说错吧?上次我一见林将军就觉着他做驸马合适。”

穆安之好笑的望着李玉华得意的小模样,忍不住同她请教,“你当时怎么看出来的?”

李玉华对桌间茶盅一挑眉,说他,“哪儿有两手空空跟人打听的?”

“好好。”穆安之倒盏温茶奉上,“能说了吧?”

李玉华摆大架子吃口茶,说穆安之,“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林将军生的就稳重可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