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22)(2 / 2)

玉玺记 石头与水 8880 字 3个月前

穆安之李玉华在某种意义而言都是见惯世态炎凉的,所以,两人都能撑。

穆安之这里的情形要比李玉华好一些,毕竟他自幼在宫闱长大,宗室时认识的人也多,大家吃酒饮乐,看不出特别的孤立。

陆国公端着酒到陆侯的坐席上,陆侯微微欠身,陆国公与他同坐长凳,将酒放在几案上,“你回朝这么久,也未见你过府探望老太太,她几次念起你。”

舞姬长袖飘摇,乐声雅正动听。陆侯淡漠道,“不知何事可念,何言可说。”

“阿祉。”

“劳国公爷替我辞了吧,既已分宗,便是外人,她委实不必这样记挂我。”

不论陆国公还是陆侯皆是朝中显贵,他二人原是嫡亲叔侄,这些年却往来甚少,今二人同席而谈,引来不少注目,便是太子也若有似无的看了一眼。

最终不过寥寥数语,陆国公起身离去。

待夜深酒席散去,穆安之随大溜告辞,男人们都在宫门口等着各自的妻子从内殿出来。陆侯上前打声招呼,穆安之点点头,陆侯道,“下官不日就回北疆,临行前,想见娘娘一面,不知可方便?”

穆安之很想问问他,你对我家小丫头这么好是何因缘啊?

“你难得回帝都,白天怕是不得闲,不如定在傍晚。”

“都听殿下吩咐。”陆侯很客气的一抱拳,彼此间就再无别话了。

李玉华和凤阳长公主、二皇子妃、嘉悦郡主、楚王世子妃等人有说有笑的出来,一到宫门就看到穆安之,她生怕穆安之看不到她,朝穆安之挥挥手,穆安之不觉弯起唇角,抬步上前。

凤阳长公主笑道,“哎哟,安之孝心可嘉,定是来接姑妈了。”

穆安之不惯说笑,只是笑笑。李玉华像个精豆一般,挽着凤阳长公主的手臂,“三哥倒真有这孝心,就是不敢抢姑丈的差使。看姑丈那脖子伸的,还怕找不到姑妈不成?”

果然,就见唐驸马也几步到了凤阳长公主跟前,后头跟着的是凤阳长公主的长子唐遥。凤阳长公主笑,“倒叫你这小丫头打趣我了。”

“哪儿啊,我都是沾姑妈的光,有姑妈姑丈这样恩爱,我们做晚辈的才好效仿。”

李玉华说几句俏皮话,与凤阳长公主唐驸马等皇家亲眷打个招呼,两人就急急的登车走了。凤阳长公主在车上还说,“怎么安之他们这么急。”

唐驸马道,“急着回家吧。”

凤阳长公主笑了笑,借着车内琉璃灯光看丈夫儿子都是半醉模样,不禁皱眉,“怎么都吃这么多酒。”

唐遥轻轻摇两下车铃,车驾启行,“宴会时间这样长,想少吃酒也不容易。”

“我刚刚看安之就一点醉意都没有。”

“三殿下还真没怎么吃酒,不论谁找三殿下敬酒,他都是浅尝辙止。”唐遥望向灯火阑珊的窗外,“刚又走的那样急,像是有什么事似的。”

穆安之回府看一眼时辰,立刻张罗着素霜给他换常服,李玉华由云雁服侍着取下头上的七尾凤钗,问,“换衣裳做什么,三哥你要出门。”

“这会儿还早,我看他们还没出门,我去瞅瞅。”

“我也去。”

“不行,你一个丫头家,深更半夜的,那不是你去的地方,老实在家呆着。”

李玉华说好些好话,穆安之都不答应,换一身劲装取走墙壁上悬的宝剑,就出门去了。李玉华召来心腹小凡,“出去瞧着些,有事回来禀一声。”

小凡立刻跟了出去。

杜长史华长史陈审理已经点好人手就要出发,见穆安之过来,三人起身见礼,穆安之问过他们的大致安排,道,“我与你们一同去。”

华长史还想劝几句,不过想来只是查一查慈幼局举子仓这些地方,料应无大事,也便没有多嘴。他们能发落到三皇子府,几乎都是官场边缘人士,像华长史都自号闲鹤散人了,那闲散养老的心都写脸上了。不过,人总闲着也无趣,既然三殿下能弄来差使,他们也都精神抖擞的跟着一起干。

只当解些闲闷。

穆安之带人守在慈幼局后门,杜长史带人守在前门。余者,华长史带人去了举子仓,陈审理去了婴儿局。

约好在亥初动手,结果,还未到亥初,就见远远驶来三辆马车停在慈幼局门口。

咚咚咚。

三长四短的敲门声在后巷响起,穆安之不动声色的趴在后院屋顶,开门声很轻,但在人声寂寥的夜里又格外响亮。一个嘟嘟囔囔的声音问,“怎么这会儿才来?”

“今儿是立太子的大日子,街上那些个大车小辆皇亲贵戚的,不好露面。李嬷嬷也是,怎么非定在今儿个。”

“我们以后都要归三殿下管了,也不知这位爷的脾性,要是兴头上烧三把火,多少日子做不得生意,你就知足吧。”

几人低声说着话进去,不一时搬出好几个麻袋,模模糊糊只见将麻袋扛到车上放着,来回搬了两三趟。

穆安之心里很有一种神奇的感觉,自小时候和裴如玉上树捉鸟以外,他从未有过这种半夜埋伏在别人屋顶的经历。他受的教育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但这种亲自设伏抓人,依旧让穆安之有一种隐秘又克制的感觉。

他并不讨厌这种感觉。

又是一阵讨价还价的声音,那婆子掂了掂银袋,满意的关上后门。

捉贼拿赃。

此时便是最好时机。

穆安之纵身自房顶跃下,他身边七八个侍卫,每人对付一个……竟然不能当时拿下,穆安之看着这些软脚虾,不中用的东西,还有一个被白灰迷了眼,惨叫起来。想到刚刚设伏时有些人连上房都费劲,穆安之实在同情不起来。

穆安之剑光如电,以一当十完全不是吹的。他自幼便是文武双修,师承大内侍卫,再加上他虽没有将全部精力用在习武上,但每日勤加练习,未曾有过分毫懈怠。他只是对敌经验欠缺,武功却是很不错。

正当穆安之认为自己也能解决这几个人时,远处忽啦啦传来一片奔跑声,接着便见巷口出现一片火光,为首一人胯.骑白马,手持一根哨棒,呼喊着“三哥,我来救你――”,风驰电掣而来。

穆安之心里骂爹,李玉华怎么来了!

李玉华比皇子府的侍卫都能干!

这些歹徒见巷口乌泱泱一群人,立刻生了歹意,倘不能自穆安之手里突围,另一巷口那些人他们是不论如何也闯不出去的。

直接刀子见红,改了玩儿命的打法。

李玉华根本不带怕的,大吼一声,“孩儿们,你们还不如我一个女人吗!”

这一声直接刺激了在场雄性,穆安之解决了面前两个歹,他身边那些软手软脚的白痴侍卫连同李玉华带来的壮仆一拥而上把剩下的几人都制住了。

侍卫长吹响哨声,前后院一起叫开大门,穆安之被诸人拱卫着进来,李玉华精神抖擞的站在她家三哥身畔。虽然穆安之瞪她好几下,李玉华也不怕,要不是她及时赶来,穆安之能这么顺利抓到人么!她自觉是今晚的有功之人!

只要人手够,抓人如抓鸡!

那位慈眉善目被五花大绑的李嬷嬷见到穆安之,顷时瘫软在地。

☆、五十二章

慈幼局的管事嬷嬷一并拿下, 连同几位歹人绑成粽子放在院中, 穆安之立刻分出人手去支援举子仓与婴儿局。那些被白灰迷了眼的侍卫也都用香油洗过眼睛,洗出半院子的香油气。

杜长史亲自带人将车里的麻袋搬进来, 打开来却是吓一跳, 都是昏迷不醒的女孩子。

李玉华已经把慈幼局的孩子集中起来, 站在椅子上跟大家讲话, “你们不要怕,是殿下来了!恶人已经全都抓起来了!殿下来了!大家伙的救星到了!”

她右臂一挥,干脆俐落的做个请的姿式, “请殿下来给我们说两句!”

小易是第二次见皇子妃娘娘致开场词了, 因为见过一次,这次比较淡定, 不过,还是很佩服皇子妃娘娘的气派。杜长史是头一回见,惊愕不已。

穆安之吩咐杜长史,“去隔壁惠民药局叫个大夫过来, 看看这些孩子们有无大碍。”

杜长史连忙打发人去找大夫。

穆安之个子高,不必站在椅子上孩子们也看得到他,他就一句话, “有什么冤屈尽管跟我说。”这一句话中, 饱含着笃定与承诺, 落在这些惶恐不安的大大小小的孩子心里。

这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夜晚, 虽然现在看来就是个普通的突击查巡事件,华长史因上年纪, 黑灯瞎火险绊了一跤外,与陈审理那里都还算顺利。

所有在册不在院的嬷嬷管事皆在深夜被逮捕到案,穆安之连夜突审。

李玉华不懂审案的事,她打发小易回府告知孙嬷嬷一声,让孙嬷嬷放心,就带人在厨下给她家三哥张罗吃食,至於其他人,就当是顺带的。

李玉华把粥端到屋里时,正听到李嬷嬷叫屈,“实在是老妇睡的沉了,这些胆大包天的婆娘竟敢背着我做出这等丧心病狂之事,殿下明鉴。殿下,老妇在慈幼局三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穆安之揉揉额角,伸手扶李玉华坐下,“别忙了,你也歇歇。”

“案子虽急,也别饿着肚子,宫宴就是个样子货,没什么好吃的。”把筷子递给穆安之,李玉华道,“对付这些刁婆子,你这样温言和煦的问话,她怎么肯招。她说不得还得说自己一道被迷晕险被卖出去哪。”

“有理。”穆安之见有旁的侍卫一并端饭进来,便道,“大家先吃饭,吃完饭想个好主意。”

杜长史经此夜事也对穆安之的印象从未如此鲜明起来,原本以为三皇子失势,他们这些长史司的人也没什么前程。杜长史都在心里琢磨着寻机另奔前程了,不料三殿下竟是这等出众人物!

杜长史接了碗米粥拌了酱肉吃,喝着粥道,“要依下官说,殿下实在菩萨心肠,这等刁民,七十二道酷刑试一遍,包管什么都招。”

李玉华夹些菜放到穆安之碗里,“七十二道酷刑都有哪些,杜大人不妨说一说。”

杜长史不像吏部尚书的弟弟,倒很像刑部尚书的弟弟,种种酷刑信手拈来,屋中侍卫看他的目光都有些不自在起来,尤其杜长史一脸沉迷的解说过梳洗之刑后,仿佛阎罗王附身般轻声一叹,“要我说,这些刑罚好虽好,只是不雅。何必打打杀杀,她们这样的年纪,谁还没有丈夫儿女。既卖别人的孩子,不如也照样把她们的孩子绑去卖了。”

“好地方多的是,深山老林里多的是娶不着媳妇的老光棍,有些一家兄弟四五个,都是娶不着媳妇的,兄弟共妻,亦不稀罕!”

一顿饭还没吃完,这些婆子就哭嚎着招了。

待婆子招供之后,杜长史道,“殿下娘娘先回府休息吧,这里有下官。怕她们不老实,我再问问孩子们,兴许还有旁的罪证。”

穆安之倒觉着杜长史是个可用之人,他便将事情交待给杜长史,与李玉华先回府去了。

路上穆安之就想说李玉华几句,结果他还没开口,就觉胸前一沉,李玉华已经倚着他怀里睡过去了。穆安这勒住马匹,把自己身上的斗篷给李玉华裹在前,李玉华脸颊蹭蹭穆安之的胸口,继续呼呼。

穆安之不知是该生气还是心疼她,真是的,没见过这么不听话的小丫头。

待到府中,穆安之把李玉华叫醒,李玉华不高兴的扶着穆安之的手下马,心说,就不知道抱我进去么。真是的,还要把人叫醒。

孙嬷嬷等一干人都没睡,见两位主子总算回来,孙嬷嬷上前,眼尖的看到穆安之肩上落了一行血线,登时面色惨白,拉住穆安之的手忙问,“殿下受伤了?”

穆安之看看肩上的血点子,“是别人的血。”

李玉华也精神了,“我带人到时,三哥一人对付三个悍匪,刷刷刷刷,甭提多厉害了。亏得我带的人多,那些人不是寻常混混,亡命徒,身上都带着刀,不过他们不是三哥的对手。”

素霜已是令小丫环端来温水,她上前服侍主子换衣,孙嬷嬷担忧不已,“以后这样的危险事,殿下可莫轻易涉险,险有个不是,可如何是好。”

穆安之脱了外袍说李玉华,“我不是说让你在家老实呆着,深更半夜的,你出去做什么?”

“不放心你呗。慈幼局光婆子就有二十来人,再加上举子仓、婴儿局,你拢共才带四五十人出去,还要分三路,我怕你人手不够,带人去支援。”李玉华抆了把脸,“打架先看声势,咱们声势壮,这些人就老实服软,倘你人少,哪怕你以一当十,那些人真拚起命来,我怕你出事。”

“反正你总有理。”

“早点睡吧。嬷嬷,你们也去歇了吧,都没事了。”李玉华拉着穆安之上床歇息,穆安之还想说她几句,李玉华挨枕既着,很快传来轻微鼾声。

待第二日一早,杜长史华长史杜审理带着一干人犯回皇子府复命。

穆安之令杜长史带人把蓝主事请来,李玉华则去宫内给蓝太后请安,她与穆安之商议的,这事必得先禀过蓝太后的。

慈恩宫内皇后、太子妃、长公主、妃嫔满满坐了一屋子,都在陪着蓝太后说笑。

蓝太后不必人成天在她这里服侍,不多时就打发陆皇后与妃嫔们都散了,李玉华此方说,“我有些事,想单独回禀皇祖母。”

太子妃笑道,“我那里今早做了新鲜的雪花糕,二弟妹去尝尝?”

二皇子妃便与太子妃告辞了。

李玉华此方上前将昨夜的事细禀予蓝太后知晓,蓝太后右掌轻轻拍击着宝榻凤首,“我料到会有些贪墨之事,却不想底下人这般心黑,竟做出这等断子绝孙的恶事来。”

“昨夜什么时候的事?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