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2 / 2)

我被忽悠考科举 二汀 6134 字 3个月前

只因回到罗平县就用本名示人的赵衍就与那兵士长住在同条巷中,他老娘瞧老爷子弱不禁风,经常喊自家孩子帮着挑水,这才得以相识。

而从都到尾,街坊邻居都不知赵衍竟然是位教书先生。

又在廖山长送上锭银子后,兵士长将文玉先生的住址告知了他们。

马车入城。

城内更是萧条,一条长不过百尺的街道,两旁店铺人烟稀少,只寥寥几个摊前有妇人少女正在为针头巴脑讨价还价。

主街上倒是铺得青

砖,但被无数泥水浸得面无全非,反倒湿滑无比。

街上形色匆匆的路人时不时哧溜一下,牵着孩童的更是走得极其小心,大部分人盯着路面,更显两侧商铺无人问津。

“以后咱们就得在这读书”廖飞羽脸现嫌弃,抽回身摸了摸今早刚穿的新鞋“早知道我就听祖母的话带个丫鬟来。”

别说是从未出过安义府的廖飞羽,就是在县城中生活过的盛叶舟也有些惊愕。

罗平县的穷如此直观,与百里之外的安义府简直不像一个世界。

“这还是主街,等出了主街你们瞧”一脸老成持重的陆齐铭努努嘴。

伴随着他话音落下,马车走到主街尽头,路面又换成了泥路,坑洼不平的路面使得马车颠簸无比。

县城的街道只有这一条,岔路两边全是密密麻麻的宅子。

宅子都很小,低矮围墙挨着围墙,能清楚地看见每家每户的院子。

说是院子,其实就那巴掌大点,全部被搭建的各种棚子所占据,路过时一片鸡鸭叫声。

“这些院子有些怪。”廖飞羽奇怪道。

“你们仔细看。”盛叶舟伸出手,指着面前的一户“其实这三家人是一座宅子分割开的。”

正房一家,东西厢房各一家。

所以每家的院子都细细长长,院墙随便用砖石垒砌,才会如此低矮。

“到了”

就在三人讨论院子之时,马车停下,盛禺山的声音从前车传来。

巷子的尽头,一栋褐色两层木楼出现。

万客楼。

盛叶舟最先下车,抬头打量着这栋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客栈。

客栈周遭都铺着干净青砖,有小厮引导马夫将马车赶往后院,马车后有两个汉子拿扫帚追着扫干净泥水。

盛建宗伸了个懒腰,声音还有些朦朦胧胧

“这是我一好友所开,咱们先进去安置下来再说其他。”

众人随着盛建宗走进,掌柜地笑着迎上来,拱手询问几人用饭还是住店。

盛建宗答非所问,竟拱了拱手报上自己姓名。

掌柜的一听,殷勤中更是平添了几分谄媚,又是弯腰供手又是差人送上热茶给大家解乏。

盛叶舟看得啧啧称奇。

这哪是什么好友所开,多半就是老爹的产业,为了避嫌才如此说而已。

几家长辈对此都心照不宣,静静听着盛建宗随意与掌柜寒暄。

随后,掌柜没再询问,直接送几人去往客栈二楼尽头。

客栈中几乎没多少客人,盛叶舟的房间被安排在最里间,打开窗口甚至能看到不远处人家的院子。

“父亲。”

望着随自己走进来的盛建宗,盛叶舟有些奇怪。

“你就和方才一样叫我爹。”盛建宗转身关门,声音听上去闷闷的“父亲没有爹好听。”

父子俩走到窗边软塌坐下,盛建宗拍拍儿子

的肩,又顺势滑倒呈半躺。

“罗平县的情况你也瞧见了”

“嗯。”盛叶舟点头,有些不明所以。

“如果你不想留下的话,明天一早爹就带你回安义府,这份罪咱们不受也罢。”

“儿子能受。”盛叶舟笑得眯了眼,说着双手合拢朝前一伸“爹你多给我点银子,有银子在哪都不会受苦。”

“臭小子。”盛建宗抬手轻拍,笑着将双手枕到脑后幽幽开口“爹担心的并不是因为穷,而是这里乱。”

很简单的一个字,可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却绝不单纯。

罗平县的鲜蕈很出名,许多安义府大户都极其青睐此种山珍美味,每到春夏之际,来采买的商户多如牛毛。

也因此,山中萌生了许多依靠采集鲜蕈存活的百姓。

有的人地方就有争斗,山中农户排挤城中百姓,各村与各村之间同样为了划分地盘大小时有争斗。

“我本来与好友还商议着来收点鲜蕈入酒楼新菜色,第一天就瞧见两个村为抢地盘打得头破血流,连官府都没法劝开。”

“别以为赢的就有银子可赚,说不得卖蕈的银钱还不够看伤呢,这越抢越穷,越穷就越无法放开采蕈的买卖。”盛建宗频频皱眉。

所以罗平县又穷又乱,这其中的众多缘由很难解开。

若不是前几日从盛禺山的信中得知孩子有可能要去罗平县拜师,盛建宗也不会千里迢迢赶回安义府。

一是想亲眼见见老师方才能放心。

再则就是等盛叶舟看到罗平县的情况若心生动摇,他就立即带着孩子逃跑。

一番话听得盛叶舟心中动容不已。

自他入启明书院读书后,盛建宗就好像换了个人。

吊儿郎当的纨绔竟专心致志地学习起了经商之术,说是要在孩子们长大前给他们攒够买宅子单过的银子。

私下里柳氏曾打趣过,盛建宗这是为盛叶舟日后官场走动而提前筹谋银子呢。

想当探花郎的爹,并不是如此简单

“儿子只要不出城想必就没事。”盛叶舟温声安慰,小手似模似样地轻轻拍拍自家老父亲的背“舟儿总不能因为害怕就一辈子躲在府中不出。”

为生计争斗并不就意味着罗平县的百姓们危险,前世盛叶舟还听说过两村为了争夺水源而大打出手的呢。

此事究根问底还是官府管理不力的问题。

各人之间若不团结起来,恐怕鲜蕈早被与官府勾结的商户全部抢夺。

但也由于许多人眼皮子浅的关系,被收购商人利用,导致价格被一压再压,为采更多的蕈,不得不又发生争抢之事。

其中一个环节若是有官府监管,也不至于闹成如今的恶性循环。

穷山恶水出刁民

刁字前头最重要的是那个穷字,若吃得饱穿得暖,谁愿意头破血流挣卖命钱。

“为父就知晓你会如此说。”盛

建宗叹气,并不打算再劝“等你明日拜师之后再说,若是成功,咱们就去县衙旁买座宅子。”

整个城中没有哪里比县衙旁要安全的地方。

“爹回府派个侍卫来保护舟儿不是更为妥当”

虽理解百姓们的苦衷,但盛叶舟还是极其爱惜自己的小命,就是盛建宗不提,他也准备拜师成功后向祖父提起此事。

不怕万一只怕一万什么都没有实力上的绝对碾压来得让人放心。

“放心吧,这些事你祖母都会安排。”盛建宗摆手。

提及此事,盛叶舟万分好奇起来,连忙追问盛建宗关于府中侍卫的事

几年前在国子监见到的那个黑衣汉子,他回府后专门寻找过。

结果一无所获。

此人好像根本不是府中仆从,甚至连以前在马车旁看到的两位灰衣小厮也没见过踪影。

盛建宗眨巴眨巴眼,突然没头没尾地问了句“舟儿竟然不知我以为母亲早跟你说过。”

“我不知。”盛叶舟往前凑,眼巴巴地等着盛建宗继续说。

“既然父亲母亲不说,那肯定有他们的考量,到你知晓的时候你自然就知了。”

盛叶舟“”

“侍卫不侍卫的不是你考虑之事,若没拜师成功,甚都是白搭。”盛建宗干脆翻身,懒懒道。

盛叶舟默然。

还是先想想明日拜访会不会被榆木先生打出门外比较实际。

毕竟害得他闭门回乡的罪魁祸首就是姓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